讲解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退磁的原因。
Oct 09, 2025
磁力泵 是常用的泵,退磁是造成损坏的一个相对常见的原因。一旦发生退磁,许多人可能会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工作和生产的重大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安徽盛世大唐 今天就简单讲解一下磁力泵为什么会出现退磁的情况。 1.磁力泵结构及原理1.1 总体结构磁力泵整体结构主要由泵体、电机、磁力耦合器组成,其中磁力耦合器是关键部件,涵盖了包容壳(隔离罐)、内外磁转子等零件,对磁力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较大。 1.2 工作原理磁力泵,又称磁力驱动泵,主要基于现代磁学原理,利用磁铁对铁质材料的吸引力或磁芯内的磁力效应。它融合了制造、材料和传动三大技术。当电机与外磁转子和联轴器连接时,内磁转子与叶轮连接,在内外转子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壳。该壳牢固地固定在泵盖上,将内外磁转子完全隔离,使输送介质以密封的方式无泄漏地输送到泵内。磁力泵启动时,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内外磁转子之间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带动内转子随外转子旋转,进而带动泵轴旋转,完成输送介质的任务。磁力泵不仅彻底解决了传统泵的泄漏问题,还降低了有毒、危险、易燃、易爆介质泄漏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1.3磁力泵的特点(1)安装、拆卸过程非常简单,可以随时随地更换部件,无需投入大量成本和人力进行维修和保养,有效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幅降低使用成本。(2)在材料、设计等方面坚持严格的标准,而其他方面的技术工艺要求相对较低。(3)在介质输送过程中提供过载保护。(4)由于驱动轴无需穿透泵壳,仅靠磁场驱动内磁转子,真正实现了流道的完全密封。(5)非金属材质的包容壳,实际厚度一般在8mm左右以下,金属材质的包容壳,实际厚度在5mm左右以下,但由于内壁较厚,磁力泵运行过程中不会被刺穿或磨损。 2.磁力泵退磁的主要原因2.1 运营流程问题磁力泵属于相对较新的技术和设备,使用过程中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发生退磁后,应首先检查操作和工艺方面,以排除这些问题。检查内容包括六个部分:(1)检查磁力泵的进出口管路,确保工艺流程没有问题。(2)检查过滤装置,确保其没有任何杂物。(3)对磁力泵进行灌注和排气,确保泵内没有多余的空气。(4)检查辅助供料罐内的液位,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5)检查操作人员的动作,确保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6)检查维护人员的操作,确保维护过程中遵守相关标准。 2.2 设计和结构问题在深入研究以上六个方面之后,需要对磁力泵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滑动轴承在磁力泵输送介质时起着冷却作用,因此需要保证足够的介质流量,以有效地冷却和润滑密封壳与滑动轴承之间的间隙以及推力环与轴之间的摩擦。如果滑动轴承只有一个回油孔,且泵轴与回油孔不连通,则会降低冷却润滑效果,导致热量无法完全排出,无法保持良好的液体摩擦状态,最终导致滑动轴承卡死(轴承抱死)。在此过程中,外磁转子持续发热。如果内磁转子的温度保持在极限值以内,传动效率会降低,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如果温度超过极限值,则无法补救。即使停机后冷却下来,降低的传动效率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最终导致内转子的磁性能逐渐减弱,导致磁力泵退磁。 2.3 介质属性问题如果磁力泵输送的介质具有挥发性,当内部温度升高时,介质可能会汽化。然而,内磁转子和密封壳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高温,两者之间的区域也会因处于涡流状态而发热,导致磁力泵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如果磁力泵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影响了冷却效果,那么介质在进入泵内时,可能会因高温而汽化,导致介质逐渐变成气态,严重影响泵的运行。此外,如果磁力泵内输送介质的静压过低,汽化温度会降低,从而引发气蚀。这会导致介质输送中断,最终导致磁力泵轴承烧毁或因干摩擦而卡死。虽然叶轮处的压力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但离心力作用会导致泵入口处的静压非常低。当静压低于介质的蒸汽压时,就会发生气蚀。当磁力泵接触到气蚀介质时,如果气蚀规模较小,可能不会对泵的运行或性能产生明显影响。然而,当介质气蚀扩大到一定规模时,泵内部会形成大量的气泡,甚至可能堵塞整个流道,导致泵内介质停止流动,从而形成干摩擦。如果泵的结构设计导致冷却效果不佳,则可能导致密封壳温度过高并造成损坏,进而导致介质和内磁转子的温度升高。
阅读更多